-
磨料磨具行業新標準一、國家鼓勵制定團體標準2015年3月國務院頒布了《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簡稱改革方案)》,其中提出了標準化改革的一項重要
-
機床工業發展的四個主要動力從范圍來看,過去40年來機床工業的主要發展動力可歸納為“四大紅利”,即改革紅利,公開紅利,發展紅利和人口紅利。1.改革紅
-
通過數控機床的自主創新初次突破250,000臺2011年我國機械工業累計實現工業總產值16.89萬億元,同比增長25.06。全年實現利潤總額12013億元,同比增長21.14。在列入快報統
-
數控機床出現問題怎樣找到并排除數控機床維修首先要知道故障所在的部位,將可能會出現故障的部位一一排除,找出故障所在和原因才能進一步的維修,但是并不是所有
工廠“玩”了“爆炸性”市場,“閃光”制造業在品牌中蓬勃發展,“全國潮流”加速了跨國整合......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制造業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這些“制造業的變化”,包含新的想法,新技術和新模式,繼續釋放發展的活力。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近期工業生產和銷售增長明顯加快,利潤有所回升。 3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3.9%。
制造業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經濟蘊含的潛力、積蓄的動力。盡管當前仍然面臨不少挑戰,但堅定信心、把握機遇,不斷壯大新動能,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圖景將愈發清晰。
制造之變帶動消費、服務之變
無錫一家針織衫制造廠總經理楊桂萍沒有想到,自己做了幾十年外貿批量加工,會有一天開起“爆品”集市。而從和消費者“對話”中得到的“商機”,遠大于一張張訂單。
不久前,國內服裝品牌依文集合上百家優質制造工廠在主要商圈辦起集市,楊桂萍參與其中。用大數據預測“爆品”,讓工廠和消費者直接對接,短短一場集市銷售額超百萬元。
“以前擁抱的是訂單,現在擁抱的是市場?!睏罟鹌颊f,“直供”消費者的模式降低了供應鏈的成本,為制造商帶來商機。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制造,改變正從工廠開始。
突破柔性制造技術,不少制造工廠試水大批量個性化定制;將人工智能引入生產,“無人”工廠、“黑燈”工廠逐漸增多;“變身”工業互聯網平臺,探索全產業鏈的共享共創……
“我們一個半導體顯示器件的中試周期原來是14天,現在通過人工智能和工業互聯網,產品設計生產的周期大大縮短?!盩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說,融入了新技術、新模式的新工廠,生產效率大幅提高。
工廠之變,帶動消費、服務之變。
依文集團董事長夏華說,柔性生產等模式不僅將制造與消費“無縫銜接”,制造本身也成為一種消費。把工廠“搬進”市場,以非遺體驗、創意制造等為代表的體驗式制造、“快閃式”制造正在流行。
從智能制造到生產性服務,不少制造品牌轉型信息服務、工業服務提供商。工信部數據顯示,企業智能化改造后生產效率平均提升超30%?;诖说男孪M、新服務不斷拓展。一季度,我國信息技術服務實現收入同比增長16.7%。
“當前,以技術進步、轉型升級為代表的制造變革正為消費、服務帶來生機。這些都是新舊動能加快轉化的表現?!惫ば挪窟\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說,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與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有機銜接,不斷打開發展新空間。
優勢相互疊加,打造數字時代新供給能力
制造之變的背后是創新。
黃利斌說,今年以來,盡管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和經濟運行新的下行壓力,但得益于完備的產業體系、堅實的制造基礎和吸收新技術的巨大國內市場,我國制造業在直面挑戰中不斷提升韌性和抵御外部風險能力,創新加速涌現。
一組數據格外醒目。一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增幅同比分別達到102.7%和109.7%。
黃利斌說,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整車和關鍵零部件均取得長足進步,并已建立起全球*為完備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支持體系。依靠創新驅動而非補貼,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加速提升,市場結構不斷優化,消費熱情逐步攀升。
沒有落后的產業,只有落后的技術。將制造優勢與網絡化、智能化相疊加,中國制造正逐步形成數字時代新供給能力。
效率紅利是楊元慶過去一年體會*深刻的詞語。去年,全球市場“風云涌動”,聯想果斷實施智能戰略轉型,由上一年同期凈虧損近20億元大幅躍升為凈利潤16億元。
工信部數據顯示,一季度,我國高技術制造業和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8%和7.3%。其中,制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6.9%。
“今天的投入將帶來明天的產出?!敝袊鐣茖W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說,這些既表明企業創新意愿和動力加強,也反映了企業、產業和社會對我國制造業的良好預期。重視研發、緊盯市場、變革機制,中國制造正走上從制造到創造的內涵式發展道路。
以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壯大經濟新動能
依靠“高、精、特”,中信泰富特鋼下屬興澄特鋼,已連續九年位列世界軸承鋼產銷量**;其幾周前研制出的全球*##別系泊鏈鋼,為企業再添“獨門”產品。
加大研發力度、提升產品層次,一季度我國鋼材凈出口同比增加256萬噸。這是連續三年下降后,我國鋼材凈出口實現##增長。
“技術改造是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創新和完善相關政策有利于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秉S群慧說。
促進新技術,新組織形式,新產業集群的形成和發展,提高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構建開放,協作,高效的通用技術研發平臺;加大對中小企業的創新支持力度,實施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工程建設......自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中國一直注重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并出臺了“ “拳擊組合”,極大地促進了企業的創新發展,增強了經濟的新動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認為,盡管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先進制造業和創新能力仍然存在差距。但是,中國制造業堅持新的發展理念,加強創新和升級,加快信息技術的深度整合,將繼續突破發展瓶頸,實現穩定,深遠的高質量發展道路。